Offical Announcements

2022 Highlights 24 hours of celebration Spotlighting how the global community celebrated World Engineering Day 2022 Running for 24-hours, commencing in East and following the sun as it circled the globe,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sations (WFEO) hosted a live-streamed 24-hour event to celebrate engineers everywhere. Calling on...

2022 Highlights Hackathon World Engineering Day Hackathon 2022 In 2022,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sations  (WFEO) launched the world first World Engineering Day Hackathon. WFEO invi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come together to produce engineering solutions to some of the greatest issues of this...

World Engineering Day is thrilled to announce the highly anticipated launch of World Engineering Day 24HRS LIVE. This is the first ever 24 HOUR LIVE broadcast of a Global UNESCO Day. This studio-produced LIVE broadcast will follow World Engineering Day 2022 around the globe, to see how Engineer’s...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专访:“全球可持续发展期待工程领域新作为”——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 新华社记者李鲲 宋瑞 陈恃雷 在第二个“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世界工程日”)来临之际,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工程对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全球工程界尤其是中国工程领域在此方面能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今年3月4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二个“世界工程日”,主题是“工程——为了健康地球”,旨在彰显工程对当今世界的贡献,提升公众对工程改善人类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认知。 龚克表示,工程是解决人类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科学技术只有通过工程实践才能变成产品和服务。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还远远没有被充分认识。 龚克说,工程的实施者是工程师,但当前世界工程人才培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和能力亟待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航技术亟须被所有领域的工程师所掌握;科技和工程伦理规范亟须完善并被知晓和恪守;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工程师跨专业、跨领域和跨国界的协同合作亟须进一步加强。 龚克说,长期以来,工程解决的是效率和效益问题,速度越快越好,成本越低越好。但如今,工程讲究“好”,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类生活发展需要,还要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福祉和利益。 衡量“好不好”,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龚克说,连接肯尼亚蒙巴萨港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是中非合作重点项目,在设计施工方面,根据工程沿线大型动物的生活习性,蒙内铁路在全线多处设置桥梁式动物通道,“长颈鹿可以从这里‘昂首挺胸’穿过,这已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典案例”。 龚克表示,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的许多重大工程项目,都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世界工程领域也因此对中国有更高的期待,“中国也在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种期待做出回应”。 2020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承诺!”龚克说,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方式彻底向“绿色”转变。 “可以看到,绿色转型过程中,中国正在努力为世界探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范本,工程领域是这个范本的一大关键所在。”龚克说。 据了解,当前中国每年工学类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140万人,工程师红利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让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工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首位当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的中国人,我希望在任内推动中国工程师进一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程师一起推动工程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龚克说。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支持下成立,总部设在巴黎。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该组织成员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中国正式加入这一组织。 ...

Securing cyberspace, economical clean energy, sustaining land and oceans, and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were listed as the top four challenges facing the world in the next 25 years, according to a global survey of engineers. To celebrate the first World Engineering Da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 Mar, 2020 | Blog A wonderful legacy of the World Engineers Convention held in Melbourne late last year was the birth of the annual World Engineering Da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we celebrate today, Wednesday March 4th, 2020 – a critical bringing-together of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globally,...

编者按:   3月4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全球首个“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发表文章,庆祝首个世界工程日,阐述节日设立对于加速全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表明我国工程界将与国际工程界携手并肩、共同致力于工程能力提升与工程人才全球流动的发展决心。   2019年11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全体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将每年3月4日设立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以下简称“世界工程日”),以彰显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对当今世界的贡献,提升公众对工程技术改善人类生活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认知。   世界工程日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首倡,中国科协会同中国工程院和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区域工程组织一道,积极支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的倡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积极推动,中国和纳米比亚联合40多个国家2019年在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上提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大会决定将3月4日,即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在1968年成立的日期,确定为全世界工程界的节日。   设立世界工程日,最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和工程师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9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指出,我们需要加速行动,才能如期完成可持续发展各项目标。对于实现联合国确定的17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清洁水、清洁能源、韧性基础设施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工程技术都至关重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描绘了理想的蓝图,工程师的职责就是将蓝图变为现实。   工程为人类创造美好世界。小到电脑芯片,大到探索宇宙,都需要工程技术和工程师。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骄傲地发现,科学探索世界、工程造福人类。但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上有几十亿人仍然处于贫困之中,地区和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增加,机会、财富和权力的差异十分悬殊,性别不平等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全球性疾病威胁、日益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升级的冲突、暴力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有可能使最近数十年取得的大部分发展成果功亏一篑。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荒漠化、干旱、土地退化、淡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温度持续升高,导致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加速全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工程师责无旁贷。   纵观世界近代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与工业化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工程技术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在本国设立了工程日或工程周。然而,在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节日。因此,世界工程日的设立对于中国更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其重点之一,便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都江堰、大运河等为代表的辉煌的工程成就。新中国从建国初贫弱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为今天的制造大国,前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工程能力发展和工程师的攻坚克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程和工程能力发展举世瞩目。产业技术升级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动力源之一,中国工程师作为富有奉献精神和创造力的队伍,是担此重任的主力军。他们将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发挥“工匠精神”,擦亮“中国制造”、“中国质造”等品牌,助力建设制造强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工程走向世界,为沿线国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民生项目,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工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与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每年工学类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140万人,工程师红利已取代人口红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原有的工程师能力培养和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中国工程师制度正在与时俱进地改革。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中国科协代表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中国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得到国际认可。今后,中国科协还将继续帮助我国工程师“走出去”在海外执业,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工程院作为工程领域的国家高端智库,着力推进战略咨询、学术引领、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广大院士遍布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在科技前沿孜孜求索、勇攀高峰,攻克诸多工程科技难题,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初以来,中国正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工程技术界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主动向疫区伸出援助之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发动全球渠道资源,采购防疫急需各类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国重器”的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工程界的力量,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以庆祝首个世界工程日为契机,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工程界的有效沟通,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方式,更加重视培养工程人才,共同致力于提升工程师能力,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工程能力建设中来,促进工程师的自由流动。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工程师,激励更多人才投身工程实践,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工程院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责编:战钊 ] ...

2020年3月4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全球首个“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发布重要声明,号召全世界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的挑战。 “在声明中我们提出,全球的工程界要紧急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作用,充分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等方面已有的成果,千方百计为救治病人服务。”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说。 龚克指出,新冠病毒的挑战只是全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之一,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长效的全球合作机制,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将为此做出持续的努力。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发表文章庆祝首个世界工程日。 该文章指出,今年初以来,中国正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工程技术界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主动向疫区伸出援助之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发动全球渠道资源,采购防疫急需各类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国重器”的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工程界的力量。 目前,我国每年工学类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140万人,工程师红利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该文章表示,以庆祝首个世界工程日为契机,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工程界的有效沟通,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方式,更加重视培养工程人才,共同致力于提升工程师能力,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工程能力建设中来,促进工程师的自由流动。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工程师,激励更多人才投身工程实践,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据悉,“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强调面向可持续发展增进工程能力,改进工程教育、加强工程创新;强调工程服务于包容性、多样性发展,为女性和青少年了解和接触工程提供机会;强调国际工程合作,努力缩小发展差距,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